原标题:保定全力打造京津冀首选颐养幸福城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讯(通讯员刘赛)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促进银发经济,既是关爱老年群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抢抓政策和产业发展窗口期,全面塑造“京畿福地、颐养保定”品牌,全力打造京津冀首选颐养幸福城市。
早上8时,家住北京房山区的赵硕驾车驶入京港澳高速,前往位于保定市莲池区东风公园的基泰颐养中心看望70岁的老母亲潘淑兰。一个半小时后,赵硕已经坐在母亲房间的沙发上,跟母亲唠上家常了。
近半年来,定期往返北京市和保定市成为赵硕生活中的新变化。赵硕夫妻俩工作繁忙,母亲平日独自在家怕闷,半年前,潘淑兰和朋友结伴入住了背靠公园而建的基泰颐养中心,“母亲入住半个月后,我来了一趟,发现她参加了合唱、书法、读书会,每天都安排得挺充实,而且住宿、饮食、医疗护理条件也很好。”赵硕感受到母亲的愉快,悬着的心一下就放下了。
像潘淑兰一样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65.1万人,相比2021年增加23.5万人,增幅为5年来最高;天津60周岁以上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5.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京津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服务需求较大。
作为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保定地处京津石金三角,雄安新区战略腹地,已全面融入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生活圈”,公共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生活成本低廉、康养资源丰富,令保定正在成为京津大规模养老需求外溢的最佳承载地。
近年来,保定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健康养老、体育旅游等业态,推动健康服务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水、空气、阳光、森林……这些都是康养之地的必备要素。“群山西峙、众水东瀛”,作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保定生态秀美,拥有5A级景区4处、4A级景区15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
除了生态秀美,保定还有独树一帜的医药文化。芦荟虾球、陈皮红烧肉、党参肉饼……在安国市,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药膳颇为吸睛。千年中药都,健康养生地。依托深厚的中药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中药资源,安国市大力发展医药康养产业。
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服务。作为“老有所医”的健康之城,保定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一万多家,医院363家,其中三甲医院8家,居全省前列,是“全国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城市”。
近年来,保定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承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疏解,99家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119家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35个,开展新技术研发487项,新建共建科室245个。
近年来,保定奋力打造品质生活之城,加快建设国际医疗基地,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加快生命健康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依托京雄保“一号旅游风景道”和“保定小院”,以康养赋能旅游,用旅游带动康养,打造“京津雄旅游康养首选目的地”。
保定高铁东站片区,国际医疗基地建设正酣。30平方公里的国际医疗基地的首批开工项目包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保定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等多家医院,同步创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国际医疗基地建成后,将构建辐射京津冀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生命健康“微中心”,让在保养老群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京津高水平医疗服务。
为推动养老服务更加精细、更有温度,保定市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养老服务提质增能民生工程”和“在主城区实施老年食堂工程”分别纳入去年和今年的20件民生实事,适老化改造坚持从老人需求出发,形成“一户一策一档”的服务方案,从环境改善、辅具配置等方面为每位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参与”的格局下,保定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前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康养到京畿、旅居到保定”的金字招牌将叫得更响、擦得更亮,到保定来养老,将成为新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