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朱占武的毕业论文致谢受到热议。他用900字致谢母亲,“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自己长大,亲眼见证了她从貌美如花变得白发苍苍”。这些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网友。
△朱占武致谢原文
其实近年来,不时有博士论文后记引发“刷屏”,常常能冲上热搜,而每一次也都能让读者心生感慨。有意思的是,尽管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已经读到过许许多多论文后记,却很少人产生“审美疲劳”之感。是什么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一次又一次关注和喜爱这些论文后记?
(相关资料图)
最简单、直接的答案可能是“励志”。确实,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实现“逆袭”的故事,总是容易引起大多数人的情感共鸣,也容易激发人们的斗志。从这一点来说,层出不穷的论文后记带给公众的力量是值得被铭记的。
但如果只有“励志”,恐怕再精彩的论文后记,也会有让读者心生厌倦的一天。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奋斗者的真实记录理解成“心灵鸡汤”,那么显然是将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符号化、扁平化了。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博士论文致谢中写道:“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博士赵安在博士学位论文致谢中写道:“因长期居住黑暗的握手楼和胶囊屋,后来造成了不小的心理疾患……”安徽潜山县的放牛娃肖清和考入北大后写道:“苦难和屈辱,让很多人沉沦,也让不少人愤然抗争,并获得成功。肖无疑是后者。”
△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部分)(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已被隐藏)
这些奋斗者写下的论文后记,绝不只是在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或者实现逆袭的秘诀,而是在谈人生,谈体验,谈感悟。不管是对曾经苦难的描述,还是对人间暖意的感谢,合起来终究还是对生活的总结、对人生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不只是在阅读故事,也是在体验种种不一样的人生,从而反思自身的选择、行为。正因为每一位奋斗者的人生不可能雷同,正因为我们总能从他们的文字中有所收获,所以每一篇真实的后记,都能吸引我们的目光。
当然,这些论文后记也在提醒我们,让每一位年轻人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社会公平的题中之义。事实上,每一次刷屏也标志着,如今的教育条件更好了,现在的教育环境更公平了,所以,那些寒门学子不会“掉队”,也有了回顾往昔、书写感想的机会。正因此,大家也乐于看到更多出现在社交媒体的论文后记,因为这正是“读书改变命运”的缩影。
事实上,在每一次阅读感人的论文后记时,我们也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带入其中。这也证明,那些质朴的文字,寄托着的是全社会的理想和追求。它们就像一座灯塔,为许多人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可见,论文后记或许就像复杂的人生,值得反复品味、咀嚼,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