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海举行临港新片区四周年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介绍临港新片区四周年发展成就。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四年来,临港新片区跑出了“加速度”、干出了“显示度”、提升了“活跃度”。
四年来,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2%,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7.8%,全社会固投年均增长39.9%,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44%,税收年均增长16.2%。今年上半年,新片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全社会固投同比增长57.2%;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4.6%;税收同比增长47.5%,这几项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较好发挥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
(资料图)
四年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新片区着力深化特殊经济功能区与现代化新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高水平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改革始终是新片区最大的红利,开放始终是新片区最重大的使命。四年来,新片区累计形成典型制度创新案例102个,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48个。洋山特殊综保区能级持续提升,三期扩区成功获批;“中国洋山港”国际船籍港累计登记注册国际航行船舶47艘;在全国首次开展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并实现常态化运作,沿海捎带箱量累计达到3.1万标准箱。一批重大功能平台加快建设,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正式落地;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首单LNG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保税船供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增强,率先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船到船”加注业务,加注规模累计达到25.8万立方米。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加快推进,实到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占全市比重分别从2020年的2.6%和10.2%提高到2022年的8.6%和15%。
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新片区正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先进制造业为重要支撑、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科技创新方面,集聚起一批高水平实验室、科创平台、特色孵化器及科技创新企业,推动形成贯穿“基础创新-应用创新-科技型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前沿产业方面,着力打造“6+2”前沿产业体系,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年产值已突破23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闻泰、格科等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滴水湖AI创新港加快建设,宁德时代、中科创达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入驻。长电科技等12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成立9只前沿产业母基金,形成逾3520亿元的产业基金体系。四年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500个,涉及投资额约5630亿元。现代服务业方面,着力发展新兴金融、高端航运服务、数字贸易、技术贸易等新兴服务业,在上海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中先行先试。上海财大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等高水平机构加快建设,迪拜环球港务、汇丰保险经纪等高能级项目相继落地。
三是高品质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新片区着力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新城,推动城市软硬实力同步提升。全面实施“人才筑巢工程”,加强人才购房、租房等服务保障,四年来,累计引进人才约5.8万人,年均增长128.5%,人才规模实现翻番。着力加强教育资源配套,保障人才子女就学需求,推动上中东校高中部、华二附中临港奉贤分校等一批高水平学校开办,四年来,基础教育学校累计新开办19所、新开工35所、新竣工16所。一批高水平医疗、商业、文旅资源相继落地,六院临港院区二期加快建设,浦东医院临港院区即将开工;“低头看书、抬头看湖”的朵云书院成为网红打卡点,四年来,累计新增商业设施面积40万平方米。同时,持续完善交通体系,16号线提效增能,两港快线南汇支线启动建设。
作者:周渊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